星期四, 九月 18, 2014

一个只考勤不考核的研究所

各种折腾的江河湖海学者和考核方式都是在浪费研究者的时间和精力,错误地引导他们往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方向去。也许目前只有在夹缝中的灰色地带才有精心科研的可能。

但如果说真要做一个有利于研究者的环境,又该有什么样的制度呢?很明显,没有制度是不行的,里边充斥懒汉,最后劣币驱逐良币。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建一个研究所,然后在这个研究所里实施新政。也许题目中的这个办法是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只做考勤,这样保证没有懒汉;不考核,这样保证他凭自己的兴趣研究;研究者出差之类的当然要允许,这就需要牺牲研究者的一些隐私,保证一切工作时间的行踪是可查的,不仅包括地址,还有所做的事情。这在信息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是很容易实现的。有进入门槛,但看的是潜力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对事业的"忠诚度",而不是发表了多少文章。没有退出机制,除非这人不相干了、或者考勤不合格。这样,真正做研究的人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研究了。

不过貌似只适合一些不怎么需要外部支援的理论研究。

2019.1.17更新

基于的理论是以后各种体力劳动或者重复性劳动都由机器来做了。人该做点创造性的工作。而基础理论研究(或者科学研究)确实需要人力来做。所以不应该只设那么少一点儿固定职位和稍微多一点儿的流动职位,应该需要更多的职位。将来的科研岗位也不需要那么高大上,愿意做就行(当然得会啊)。人多了,找到金子的概率自然还是会提高一些的。

这里有最低工资,水平可能就和城市平均工资相当。也就是这是不是那些雄心勃勃的人待的地方,而是那些心无旁骛的人,当然那些做了几站博后然后没地方去的人也可以呆这里,属于无可奈何的。在研究所里边,就是非常的宽松了,经费方面比如每个人平均出国一次,国内几次,然后给相当的邀请人的经费,在加几台电脑,就可以了。在这里甚至可以实行奖励按照论文篇数和影响因子记。给那些想改善生活的人一些出路。

这适合做任何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叫做Theoretical Institute For Everything(TIFE)。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