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十月 25, 2007

初到以色列

到达以色列

也许从出海关的那一刻起就算离开祖国了。不过跟着人流走,也不知道哪里是。也许是有一个要排队检查护照的地方吧,然后又是安检。再经过很长的路,就到了我们18号候机厅了。路上有一些免税店,也没什么需要的,主要是第一次也不敢到处晃,所以没去看。老老实实呆着,看看新闻里播报的十七大委员的名单。

晚上九点半的样子,开始登机了。经过一个隧道,就到了飞机的门口,门口有些报纸,看着很多人都去拿一份,我们也拿了。李yang和余jing拿了中文的报纸,我找了一份英文的,临时抱一下佛脚。不过事实证明我基本上没怎么看。稍微浏览一下标题,机上有电视,还要吃饭,还要睡觉,基本山没什么闲着无聊的时间需要打发。

三个人没有坐在一起,我们隔得稍微有点儿远。机上一排七个座位,2+3+2,比火车的座位还挤一些。我坐在中间靠走道的位置。旁边坐着一个澳大利亚人,在北大上本科,这次带着两个中国人去商务考察,做翻译。再左边是个老头,用助听器,开始我坐到他的位置上了,我的是G,他的是D,他说再左边是A和B,所以靠近那边的应该是D。直接从上面的标识上是看不出来哪个在哪边的。

10点多一点的时候飞机开始动了。轰轰直响。走了很久,大约有十几分钟,才开始加速,然后起飞。有超重的感觉,稍微有点耳鸣。窗子在别人座位上,透过窗子开始能看到一些灯,后来就什么都没有。然后窗子就被关上了。

飞平稳后,空姐开始分发饮料和食物。好几次,有点心,饮料,晚餐。分一次再过一会儿。晚餐有饭,吃得还不错。这段时间在放憨豆先生的新片,没看到题目。反正他也是去一个不说英语的地方,根本不需要懂语言就可以看懂。挺搞笑,不过有几个镜头之前看过。等空姐把饭盒收走后,大家开始陆续睡觉。这觉睡得真的难受,靠在椅背上,人是直立的,不舒服;打开桌子趴上去,间隔太小,人得蜷着。我一会儿靠着,一会儿趴着,一会儿把头靠在前面的椅背后面睡。旁边的澳大利亚小孩也是。后来我把垫背的、毯子、书都放桌子上,然后趴上去,舒服一些了,但也不能太久。

离飞机降落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开始分发早餐了。没有饭,刚醒也不想吃,有个生鱼片还是什么,受不了。把蔬菜吃光了。然后飞机开始降落。天还没有亮的一丝痕迹,从窗子看机场还是灯火通明。下飞机一样走了一个长长的隧道。我和余jing比较近,一起走的,在途中等李yang。他和一母女俩一起出来的,这两人去海法。女儿还在上高中(在海法),会希伯来语、英语、汉语和一点西班牙语。我很佩服这种懂很多语言的人。

出机场的时候再检查一下护照。李yang在我们前面,不知道为什么,又被叫到一边去了,我们两个一句话没说就放行了。然后我们在外边等他。他出来后说有人接他,不和我们一起走了。先去换钱,我拿出一张100谢克尔的钱看能不能换零钱,她也给我换了一个50+20+20+10,10块的是硬币。其实以下的都是硬币。然后去拿行李,这时李yang还是来了,他开始没找到放行李的地方。一起到出口,他有人接就走了,我们在后面出来,到旁边椅子上坐下,整理东西。首先是把她包里的我的东西拿出来。一是我们到的校区不一样,二是现在太早,大约凌晨四点的样子,出去后也不方便。所以不急地整理。我把一中给我的卡装上。其实飞机刚降落的时候我听到有人的手机响了,就把他的手机卡装上了,但开机后说没有插卡。现在来看看怎么回事,把带给彭gang的旧手机,还有余jing的手机卡(她的开通了国际漫游所以可以用的)拿来一起互相插着试,看是怎么回事。但是我的手机太薄了,卡插进去后很难拔出来,在拔卡上费了很长时间。最终发现是卡插反了。本来插反了是插不进去的,不知道为什么可以。一度以为我的手机可能太薄而没有这边的频率呢。好,我也可以用手机了,这很重要!我不能现在就打电话给王yong,太早了,但我得找他,至少先把行李放他那儿。

再去洗把脸,差不多快5点了我们准备出发。机场里曾经有个小伙子小声地问“axi?”,我说no之后他就走了。出机场,这个机场比北京的小很多,几步就到了外边。找Nesher(这边人都叫Shaloto,自己英译的),这是导师他们告诉我们的。就是相当于中巴车样的,比较便宜,四五十谢克尔,如果坐出租车可能得四五十美元。余jing的“指南”上写着在出去的左边,但左边没有车,右边有几个。我用蹩脚的英语问路口像保安的两个人Nesher在哪儿,他就指说是右边的。这时有司机过来主动打招呼,我再问那个像中巴车的是不是Nesher,他说是,问是不是去耶路撒冷的,说是,多少钱,他说45谢克尔。两个司机英语都很好。

我们推着行李过去,他们再问我们的确切地址,原来不同的地区坐不同的车。因为他要把每个人送到家,所以要分区。这时余jing和我不能坐一个车,我们不在一个校区,隔很远。司机问我具体的地址,他要把我送到那里的,Guatamalla,他想了想说知道。我然后把写着地址的纸条给他看,他确认了。因为钥匙是放在学校门口的security office里的,我想让他送我先去拿钥匙,再去住的地方。他不同意,他说那样太远,very far。其实我也觉得不太现实,我不可能一下车就很熟悉地拿到钥匙,我甚至都不知道安全办公室是什么形式的、在哪儿,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个人等着我。我去拿肯定要好一会儿。但如果要他把我送到校门口我拿了钥匙,虽然程序上是应该先拿钥匙在去寝室,但一堆行李被放在途中弄到寝室很麻烦。事实证明我选择直接去Guatamalla是相当正确的。

一会儿人就上满了,我们这个车先走。五点十分的样子,因为过了一会儿我问时间了。我的手机虽然卡插对了,但是时间显示错误,和我的手表在分钟上相差很多。我也不敢确定到底时差是不是六小时,所以就问旁边一个人时间,那时在车上坐了一会儿了,是五点十几分钟。bus上每排三个位置,2+1,四排,最后一排四个。我坐到第一排一个人的位置上,好看风景。现在天已经在开始亮了。空气很清晰,可以看很远都很清楚,而不是雾蒙蒙样的。路边植物很丰富,但都是人工种植的,看不到自己长出来的杂草,可能是因为缺水,没有浇灌的地方就长不了植物,而这里浇水又是绝对一对一的,不会有余水浇到不该浇的地方。看着外边的完全不同的风景,感受到自己确实处于另一个国家了,有些兴奋。拿着手机拍张照片,不过天还太暗,效果不好。

问了时间之后,坐旁边的大叔主动和我聊天。我的英语太差,实际上也聊不了几句。就是问问从哪儿来,怎么来,干什么等。他说他去过中国,很美的地方。然后我把我的小纸条拿出来,问他Racah怎么读,他说也没有一个什么确定的读法。他说他就住在Racah Institute的旁边,不过这句话我愣是没有听懂。后来他下车的时候我终于懂了。他旁边应该坐的是他老婆,也挺愿意和我说话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有时拦着不让她说,呵呵。就一次,我问多长时间能到,我的表达也烂嘛,她先听懂我说什么了,就说about 20 minutes,然后再说20到30分钟。其实真的是it depends。到了市区了转来转去,根本不知道要多久。然后我就给王yong打电话,从来没打过电话,还是这边的卡,说我快到了,可不可以把东西先放他那儿,然后去学校取钥匙再开门。因为我们是住在一栋楼里的。他说没问题。这个手机卡真是及时,不然我怎么办呢?真还不好想一个备用的办法。我说大约二三十分钟后到。

很快车到了一个地方,大叔(体型也大)说他要告诉我Racah Institute在哪儿,指着一个建筑说那个建筑的另一边就是。然后车转了一个弯停下,他们夫妇俩就下车了。不知道为什么,小费?还是他们先下车要多付钱?他们给的是50每人。而且他们俩是分开付的。和他们道别,他说good luck,我感谢他的帮助。

到了市区后路都不好走,弯弯拐拐的。早上车很少,阳光明媚,不,是很明亮而刺眼。路面不平整,但干净,车走过没有灰起来。司机开车很快,但是很遵守交通规则。从辅路插到主路的时候一定停下看一下两边有没有车。红灯一定停,哪怕没车,但是抢黄灯,黄灯一亮就走,而且启动很快。

转来转去,反正我也不知道他走到哪儿了,终于把我送到目的地了。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没有Guatamalla字样,都是希伯来文,他说是就是吧,相信他。其实楼外边有英文写的Givat Ram公寓什么的,不过太远看不清。跟很多这里的建筑一样,四方块的独立一栋,四五层的样子,和两旁的别的房子隔得比较宽,灰白色的墙外装饰。

就在我刚下车的时候王yong出来了。虽然互相没见过,但立马可以猜出来。他很热情的帮我拿行李。他在二楼,但要下一层,因为这个路边是个坎,和路面平齐的是三楼。而我在一楼。再下面还有地下室。

把东西放到他房间里。原来他和陈hui合住的,两室一厅。一中说留给我的东西就在陈hui那里,南大校友。我在他那儿先坐了一下,上会儿网看看邮件,他洗脸刷牙。然后我说我先去拿钥匙,他说带我去。我说太麻烦他了,他说没关系。我以为他是顺路呢,后来发现是专程。其实心里除了觉得麻烦他之外,还觉得有些意外,不就是去趟学校吗,告诉我搭几路车在哪儿下不就可以了吗。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是很幼稚的,如果没有人带着,我将寸步难行。因为公交车上没有英文标识。原来李yang就在旁边,先住在他师兄(算是师兄)房间里。

他首先弄张纸条,写下哪几趟车可以到,分别是什么时间坐车。有18路,24X(X念作aleaf,这是我目前知道的两个也许是希伯来语的字母或者单词之一,另一个是Shaloto,中巴车),还有一趟是42,但是在这里的方向是反的。他说先带我坐24X,这个比较好记住下车的地方。看一下时间,查不多是24X快到的时间了,我们就出去。我带着护照、邀请函和钱。

他告诉我要先买44谢克尔的车票,可以坐十次。等办了学生证之后就办年卡,更便宜一些。很快24X来了,我们上去,买票,他只需要出示他的卡就可以了。这里的公交车启动特别快,一边给我卡打洞,一边车就启动了。后来发现所有车都是这样。车上隔一点远就一个柱子,供人们抓住的。因为这里的弯都很急,开得又快,没有什么东西抓着,估计没有人能站得稳。车一边走,我们就一边抓着柱子往后挪。王yong说这里的车是坐后面舒服些,转弯的时候后面没有前面那么急。还好,几乎任何时候都是有座位坐的。

街上人也比较少,一般在街上走的人总是比走的车少。早上我还以为因为中巴车送人回家走的路比较窄比较弯呢,实际上这里所有的路都又窄又弯。我没去过山城重庆,估计那里和这里也差不多吧。街上也是几乎没有骑自行车的人,偶尔有,可能是锻炼身体的,都带安全帽。公交车也是经常在斜坡上停下上下客。王说我们住的地方和学校差不多在两个山头,我们要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一路上他给我指标志性建筑,要我记住到哪里就表示快到了。最后到了一个石头砌的像望远镜外的圆顶样的建筑的时候,他说这个时候就要往门口走了,并且要按下车内柱子上的按钮表示要下车。如果没有人按,站里又没有人要上车的话,公交车就直接走了。

进学校要安检,不过安全办公室不在校内。他也不知道在哪儿,校门口有两个保安,检查身份证等的。我们问他Security Office在哪儿,其中一个说了两句没听懂,他马上叫另一个和我们说,虽然也没听懂,但按照他指的感觉很快可以到。原来走一点然后有个门地下开着,上面就是普通的地面的。进去一问果然是安全办公室。然后才明白那另一个一直重复的是“下面”这两个汉字!里边就像寄存处样的,我说了我是谁,要拿钥匙,然后好像还给她看了护照,她就给我了。

还有十分钟车才来,王说带我进一次校门,让我以后知道怎么做。首先把护照给门口的保安看,然后进去,把包给一个人检查,把钥匙、硬币什么给拿出来,通过安检门,然后再拿回自己的东西。原来这天是学校开学(照样没几个人),进门之前有人发花,每人一朵,还有一个小纸片,希伯来文,一个字不认识。我们拿着花稍微停留一下,从旁边出来。这个门是旋转的铁框门,只能出,不用安检。等一会儿我们上车。基本上是原路返回,但我基本上没什么印象那些走过。大约半小时后到Guatemalla。在还没有到的时候王就指给我说注意两个提款机,看到这两个提款机之后就要准备下车了。因为这边只有这两个东西还算是有点标志性的东西了,其他的在一个新人眼里几乎都一样。后来我一个人走的时候是结合时间和标志性建筑来判断是否快到了。因此带一只手表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在来之前他们告诉我要带的东西之一。我当时买了一个很普通的电子表,大约三十多块。王是在这边买的,和我的差不多,看起来好一些,49谢克尔。

拿到钥匙后可以看门看一下了,楼层不好,用一中的话说是地下室了,而且我的窗外的上面是路,所以窗外对着的就是坎。看不到风景。屋里的设施还是很齐全的,一室一厅,厅很大,和厨房连着,厨具、冰箱、微波炉、热水器、床、毯子、电视机等等,基本上该有的都有!还有不知道怎么用的,像平底锅,厨具里边还有好多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不过屋里有一股气味,实际上是清洁剂的香味,但我们闻不惯。所以把门开着,然后企图拉开窗帘开窗子。结果窗帘是固定的,把固定窗帘的横杆直接拉下来了。屋里很干净,没有灰。可以直接放东西了。他让我先收拾一下,过一会儿再来找我。我把带给他的东西给他找出来,稍微收拾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就下来了,说陈hui起来了,去把一中留给我的东西拿过来。去一看才发现,一中留给我的东西真多,比我自己带的东西还重,还不包括两袋各十公斤的米。他帮我一起搬下去。放客厅然后再慢慢收拾吧。

王让我上去和他一起吃饭,然后带我去办银行卡,去学校,还有去open market买菜。这些是必须马上做的,以后还要办签证的续签、办学生证、买医疗保险,可以稍微缓一下。我来的时候从来没有考虑过我要做些什么。

他做的饭菜还不错,还会自己卤牛肉。这时陈开始洗漱,闲聊几句。王说他是高手,实验室独当一面的,而他刚来的时候有些也是陈带着他办的。这里的中国人的作息时间好像都不一样。

吃完饭王带我去办银行帐户。李yang也由他师兄严yimin带着,我们一起去。王叮嘱我要带上护照、国内身份证和学校邀请函。到了那里,就是坐公交车要注意有ATM取款机的其中一个,沿着强走进去,有个校门,一个保安坐在外边。进去之后里边很大,有多个柜台。这里的服务性行业的店面都做得很小,而里边很大,所以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也没什么广告,感觉哪里都是差不多的,四方的厚实的房子,也都不高。几乎没有玻璃墙这种东西能在大街上看到。这里的建筑都是用石头样的东西做装饰,说是要保持和古城相同的风格。李yang没有带国内的身份证,留在国内了,不能办帐户。他们俩先走了。我们在一个可以说英语的柜台办理,等了十几分钟,签了几十个名之后说过几天来取。我问用中文还是英文签,她说随便。我还是用熟悉的中文签吧,英文字母写得不定型。以后就靠签名取钱了的。

办好后他再带我又坐一次车去学校,和上一次一样的流程,这样印象就深刻一些了。他说现在不带我坐42路,没有标志性的建筑,怕我坐错了。

又进一次校门,我们四个人一起的。他也不知道我在哪个楼里,找了一下没找到,然后我给秘书Nathelie打电话,这是我打的第二个英语电话。Nathelie很热情,问要不要出来接我。我说不清楚我在哪儿,就让她在办公室等着,让她告诉我房间号。我们找了两次终于找到地方了。她问了一些情况,然后带我去系秘书那里报销机票。在另一个楼里,王说在外边等我。Nathelie带我去之后先走了。

幸好办了银行账号,她记下我的账号。然后是办学生证,可惜我照片在走的时候忘了带上了。她说我随时把照片交过来就可以了。出来再回到Nathelie那里,她给了我办公室的钥匙,叮嘱说如果走远的话就要锁门。这时下午一点多了,他们是这个时候吃午饭的。这里上班时间比较晚,8点半开始,一般人都九点或者十点才到,下午四点下班。中午一般不回去的,我们这么远的回去也不现实。学校里是不住人的,大家包括本科生也是住在外边。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来都没有见到多少学生。也不知道教室在哪里。

然后和王去他们那栋楼,他指给我看了他房间的位置,再带我进去看一下,要是有什么事以后好来这里找他。接着我们去严那里,和他们一起去open market。不过李yang还在找他老板,严也觉得太早路上太阳晒。我们就先去了。这时王又不厌其烦地给我详细介绍怎么走,每走到一个地方有什么标志性的东西。这些是必须的,虽然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因为这里都不怎么用英文标识路的,而且路又都奇形怪状,想凭方向认路是不可能的。像比较有方向感的如我,一直没搞清方向。路是依山而建的,建筑大部分是在山上的。一种说法是山上比较凉快,另一种说是平地的土比较宝贵,要用来种作物。

过马路的时候还告诉我怎么过马路,这里的交通和国内类似,右边行驶,驾驶室在左边。但十字路口会分出几条路,右转的专门一条路,没有红灯的,得看着没车的时候过去。不过这里一般是有人要过没有红灯的马路的时候,车会停下来让人过的。我还是不敢,王也说最好别抢,也有司机不停的。然后是有红绿灯的,要站在两条路中间等,这里是个安全岛,过完右行车的路后又一个安全岛,等左行的路的绿灯,这两个等一般是不一致的,所以要停下来。然后再看右转的车,过完马路。山路,车又开得快,总会发生磕碰的。王指着那些车说,看,没有哪个车不被碰几下的,如果没有,那一定是新车。不过一般撞了之后大家继续走,各自去找保险公司修就是了,只要互相承认一下。卖完菜后回来坐18路,我就看到旁边的车的前车镜被我们的车给挤偏了。武汉的公交车可以以极近的距离擦身而过但不碰到,这里不行,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弯。不过这里的车等红灯的时候是不插队的,大家依次排好。这样及时车多,也不会堵死。

他说为了帮我省4块4毛钱(如不特别说明,均表示以谢克尔为单位),带我走着过去。果然要走很远,太阳晒在身上很热,空气不热。

Open market的旁边有一个“东西”店,小店,卖些中国人喜欢的东西。门口一个买烤肉串的,把风一吹把烟全灌到店里了。主人把门关上。我在店里买了一瓶麻油,醋,一包面,王说怕万一什么时候来不及就下碗面吃。面的颜色是褐黄色的,估计也不好吃。还有一双筷子,我好像没有筷子。就是武汉一般小饭馆里吃饭的一次性木筷子,5毛一双。

然后我们去对面的超市,外边也有人看一下包,买了洗衣粉、香皂,他说这里的东西比我们公寓旁边的超市便宜质量好些。出来走一段到open market(一中叫农贸市场的可能就是这里)。这里比较像国内的菜场,但毫无泥土气息。没有任何东西上面沾有一点泥巴。我买的土豆让我惊讶怎么一点土都没有,不过这也可能跟这里的土豆长得比较光滑好洗有关,三块八一公斤。这里都是按公斤买。价格标好,不搞斤斤计较,但不同的摊位质量差不多也会价格不一样,所以要多比较一下。我买了很多东西,一颗大笙菜,四块五;四个大蒜,好像是六块,我哭了;几斤黄瓜,好像五块一公斤,这里的黄瓜很小,只有十几厘米长,味道还可以,蛮香的;一个石榴,八九块的样子,郁闷的拿回来打开发现是坏的;一盒葡萄,六块一公斤,个挺大,长的那种,没有国内的香,但是很甜;尖椒,个很大,王说很辣,确实,我回来切了它之后,第二天手还感觉是烫的;然后买了一斤鸡肫,12块一公斤;十个饼,6块钱;30个鸡蛋18块。起码有二十斤,王帮我拎着一些。来到公交车站的时候发现严他们俩也在那里了,他们买的比较少,快一些。上车的时候一个老太太下车,然后是一个小坎,她示意要扶的样子,我双手提着东西,就站那儿让她抓住我胳膊上了小台阶。然后听到她说了一声谢谢,呵呵。老外的发音都不是标准普通话,所以总是要过一会儿才能反应过来。

回去的时候天就慢慢黑了。还不知不觉就下车了。我意识到记住到达的站点的重要性了,不然坐过了就不知道怎么回来了。

车站旁边就是超市,可以在这里买水、牛奶和牛肉。我们先回去,他帮我把东西送下去,说可以自己开火了。发现没有水喝,他还建议我去超市买水喝的,他刚来就因为水土不服拉肚子了的。到超市的路我是熟悉了的,就去买水,看还有没有垃圾篓和墙纸。后二者没找到,一箱水就够我运的了。两升装的水六大瓶,10块,还是挺便宜的。第二天我在学校超市买了一瓶500毫升的水5块。不过这种大瓶的水并不好喝。

累,不想做饭,没有抽油烟机,想贴了纸再开始做饭,还有不知道怎么下手呢。就把买的饼啃了一个,吃些葡萄,感觉饱了。打开热水器,这个热水器真是超级大。但是电肯定也用得特别多。收拾一下床,洗了澡准备在床上写这个东西。但是写不下去,困得厉害。在国内正是凌晨几点,而且飞机上也没睡好。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夜里有些冷,再拎了一床毛毯搭上。


10月23日,晴,这里总是晴,实际上我就还没有看到过云。早上5点多就醒了。起来继续写这个东西。实际上都是早上写的,晚上根本写不下去,由于时差问题,晚上困得厉害。早上醒了是最清醒的时候。写到八九点的样子,王yong下来敲门。说今天带我去超市买东西,然后带我走一下另一条去学校的路线。没找到传说中便宜的只有13块一公斤的牛肉。我就拿了18块的牛排一袋。一瓶牛奶。我指给他看了只要10块一箱的水,他推荐的是12块的。然后出来带我到街对面的面包房买面包。说这里的面包都很难吃,但是像早上可以作早餐比自己弄方便些。我买了一袋,13块。看起来就是粗粮,吃起来也是。回来后他让我收拾收拾,吃了早餐和他一起去学校。

这次带我走42路,和另外两个方向相反。既然我们这里和学校在两个小山包上,就可以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到达。42路是逆时针,但是快一些,20分钟的样子。这个车是穿过校园的,进校门的时候要检查身份,但不用翻包和安检,所以坐这个车是比较好的。在一个标志不是很明显的地方下车,旁边一块草坪,这里是可以在草坪上走的,人少,走走也压不死草的。很快就到了我的那栋楼。他和我告别,说有事情就去找他。

今天没带饭,准备早点回去开始做饭的。

现在办公室呆着,里边有另一个博后,瑞典的。和他交流还是有障碍,说了几句后各做各的。我发现不能上网,就去找Nathelie,她帮我联系网络中心了,说过段时间来处理。不过后来不知道来了没有,而我找到了学校的无线网络,就用无线上网了。然后Nathelie给我一个地图,让我去管租房的Ashen那里签字。我顺着地图的路去了,但是找不到,说是2nd floor,实际上每层中间还一个各层。问了几次才找到。这里的办公室都比较小,刚刚够用的样子。办完后下楼,看到超市样的地方,写着store,王yong告诉过我的,说这里可以买东西。但是我没找到水,我要买一瓶水,这边空气太干燥,必须常喝水。原来买水的和吃的在一起,在地下室。

十一点多的样子,Tsvi来了,和他见面。不高,挺随和的样子。稍微问一下生活方面的事,说如果缺钱的话就找他,don't be shy,我说现在有一些。他说他到过中国三次,1982年就来过一次,第二次1989年左右,第三次1993年左右。然后就开始问我工作的事,问我有哪些想法,我有些蒙了,这么快啊。然后说我正在整理最近在astroph上出来的文章,他没什么反映。然后我说在考虑超新星的光变曲线中的伽玛暴成分,稍微解释一下,他已经懂了,说一定要考虑谱,不能只是光变,那算不了什么,果然是内行。我说观测到的几个光变主要是射电波段,无法做谱,他表示一下怀疑。然后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我想着还可以把环境效应说一下,他说这个已经很多人做过了,我想解释一下我的不同,说如果环境密度下降指数超过三的话喷流不能被减速,可能别人没做过,他不太感兴趣的样子。问我还有什么,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说主要的就是这两个。他说如果我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做一做关于星系方面的,给我一篇文献让我看,说仅仅是背景。然后说每个周二的下午1点有个seminar,刚好就是当天下午,他指给我看了会议室的地址。我以为是他组里的讨论呢。

等到快一点的时候我上去,几个人在那儿聊天。感觉不想他组里的,因为有点年纪比较大,而且他组里也不可能那么多人。我问旁边一个人,这里是不是一个讨论,他说不是,是launch,哈哈。我感觉不对,就出来。刚好看见Roni上楼梯。没想到他也来的,互相问候一下,他问我在这里是不是一起都好,我说是。然后他告诉我是所有astrophys的人都到这里来讨论的,同时吃午餐。这时Tsvi已经进去了,我们找了两个剩下的位置坐下来。

开始讨论,一个很壮大的人主持,让大家自由发言,看谁有想法都可以说。我的听力没有因为在异国带了两天而突飞猛进,大部分听不懂,特别是中间还夹着笑话,很郁闷。一会儿午餐送上来了,是饼,味道还可以。主要有两个人讲,大家就他们的话题讨论。然后主持人说有很多新人,各位自我介绍一下。个把小时后散会,大家鸟兽散。我和Roni道下别,他在另一个楼里。

既然吃了午餐我就不用很早回去了。呆办公室上网,一会儿在上面参加讨论的一个人找我,要email地址,因为我是新来的,说是以后有活动好通知。

然后我回来,有思想准备,早早地注意看自动取款机。但还是下错了,一过取款机就停了,一般那里没人下是不停的,我也跟着下来,然后要多走一些。我也明白王说过了取款机等车转个弯后再按按钮的意义了。

正式开始自己做饭。用带来的电饭锅煮饭。厨具里有很多锅,找一个过来。这里的锅底都很厚,很沉。做一个青椒土豆丝,一个鸡肫。我再也不做土豆丝了,虽然有两把刀,但都切不动。以后烧土豆块。一个菜里边放一个辣椒,导致两个菜都很辣。

吃完洗澡,电脑还是只开了一会儿就困得不行,睡觉。

10月24日,还是晴,估计以后不用思考,都是晴,除非到了冬天。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多雨。

还是6点钟就醒了。继续写。到了八九点的样子,我给王yong打电话,看他什么时候走,一起去。原来他早上是不去学校的,这两天陪我才过去的。他一般睡了午觉之后再过去,因为做理论,并不要拴在实验室,而且他们老板也不要求,重结果的,用他的话说。我就自己过去,看看时间,出去,结果发现护照没带,赶快回去拿。再去觉得24X应该已经走了,去坐一小时一班的42吧,时间刚好。精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没有下错站。关键是这里不能说从哪个标志性建筑开始数车停多少次来计算过了几站。

手里拎着饭盒,又过会小学时候的生活了,去学校要带饭。只不过这里有冰箱和微波炉,小学是食堂帮忙蒸。

晃几下,上网,处理邮件。很快到下午五点了。出来,天已经比较黑了,这里现在六点钟就全黑了。不过只要有太阳,就会很刺眼,因此一个墨镜是有必要的。我也带了,呵呵。

把灶边的墙用纸贴一下,开始做饭,边看电视,有CNN等英语台。听不懂,但得练习。这次有经验,不开电脑了。

今天,2007年10月25日,还是6点醒。躺床上写,直到11点36分。中间去吃点儿水果,我喜欢吃葡萄。下午要去学校了。

估计再不会写这种日记了,一是刚来新鲜,以后老油条了,也就感觉没东西写了;二是写起来很花时间,估计以后没这么多时间了。

没有评论: